控制好它,有助于稳定肌酐。
冥冥细雨落到屋顶,凝聚汇合又顺势滑到屋檐,像一道晶莹剔透的雨帘垂到地面,伴随着涟漪发出有节奏的声响。和着雨韵的节拍,一位60岁左右的老妇人走进诊室。
从门口到医生诊桌大概有十步左右的距离,老人始终保持目视前方的姿态,只是在途中用手轻轻抵了一下旁边的诊桌。她在尽力保持着身体平衡。
通常这个年龄段的老人除了肾病,也会同时存在其他常见老年慢性疾病,比如糖尿病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。初步判断,老人的眩晕极有可能由高血压引起。
高血压本身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事件,同时也是导致肾脏疾病进展和急性恶化的危险因素。尤其对于肾功能的指标肌酐来说,血压越高,肌酐增长越快。而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则较为复杂,情绪、饮食、熬夜、服药情况等,控制不当都会引起血压波动,具体病因需要经进一步鉴别诊断。
“在家里血压高吗?”医生问到。
“不高啊。”老人回答。
首先,如果事实确如本人所说,患者平时血压并不高,只是偶然出现了血压高的情况,这也的确是一种合理现象。
在高血压类型中有一类被称为“白大衣高血压”。指的是部分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正常,但在诊室测量血压时升高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在高血压患者中,这样的患者占比可能达到9%~16%。
这与患者进入医院之后精神紧张,血液里儿茶酚胺浓度升高,心跳加速、血管收缩有关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的医学研究证明,白大衣高血压并非完全无害,它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,介于持续性高血压和正常人群之间。尤其对于靶器官损伤已经发生的患者,也要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。
但是,认定白大衣高血压的前提在于患者对“居家期间血压正常”这一点认知清晰、概念明确。
因为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,那就是清晨高血压。即清晨起床后、服药前居家血压测量结果,或者清晨6点到10点的血压。临床中发现,无论诊室血压达标与否,患者都有可能存在清晨高血压。
当然,也不能排除顽固性高血压的可能性。顽固性高血压又被称为难治性高血压,是指尽管使用了3种足量、合理的联合降压药(包括利尿剂)后,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。由于肾脏疾病会加剧高血压,因此,这种情况在肾病患者中也较为常见。
患者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或存在其他可能,只能藉由进一步问诊加以鉴别、排除和验证。
“在家血压多少?”医生向患者确认“不高的血压”的具体数值。
“150、160。”老人答到。
显然,患者的血压管理一贯不达标,继而通过进一步了解患者目前服用的药物,也排除了难治性高血压的可能性。那还有一种可能性。
“早上吃没吃降压药?”医生询问。
“没有。”患者如实回答,同时也验证了医生的判断。
“为什么不吃降压药呢?”医生追问。
“我以为抽血以前不能喝水。”患者的顾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。
“抽血检查前如果大量饮水,会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不符。但少量饮水一般不会影响检查结果。尤其现在天凉了,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人体血管对冷热温度变化比较敏感,血管收缩更容易导致血压升高,以后一定要记得无论抽不抽血,都要在家先把降压药吃上。”医生指出少量饮水于空腹检查无碍,强调血压波动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,秋冬季更要重视遵医嘱规律服药。
医生的话解除了患者的疑虑,而疑虑同时也是疾病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之一。
窗外绵绵微雨,依然连绵不断。